10-17 来源:本站
“近视手术种类太多,到底该怎么选?” 别急!这篇实用、清晰的近视手术选择攻略,帮你理清思路,结合自身情况找到适合的方案!
常见近视手术类型对比详解
1. 全飞秒 Smile
利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内部制作一个微小透镜,通过2-4mm小切口取出,不制作角膜瓣
近视≤1000度,散光≤500度,角膜厚度充足者
优点:切口小、稳定快,干眼风险低,适合运动爱好者、军人等对眼部抗冲击要求高的人群
缺点:对角膜厚度要求较高,无法个性化切削,矫正准度略低于半飞秒
2. 半飞秒(FS-LASIK)
先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,再用准分子激光进行角膜切削,最后角膜瓣复位
近视≤1200度,散光≤600度,尤其适合有夜间视力需求者
优点:可个性化切削(如波前像差引导),矫正准,夜间视力表现好,性价比相对高
缺点:切口较大(约20mm),存在角膜瓣相关风险(如移位,但极低)
3. ICL晶体植入术
将量身定制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,位于虹膜与自然晶体之间,不切削角膜
高度/超高度近视(最高可达1800度)、角膜薄、不适合激光手术者
优点:不切削角膜,可逆(可取出或更换),视觉质量好,炫光少,适合干眼、角膜偏薄人群
缺点:手术费用较高,属于内眼手术,有感染、眼压升高等潜在风险,需定期随访
4. 全激光 Smart(TransPRK)
表层切削技术,直接用准分子激光去除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,无切口、无瓣 中低度近视(一般≤600度),角膜形态规则者
优点:无切口、无角膜瓣,安全性高,适合参军、运动员等对角膜生物力学要求极高人群
缺点:稳定期较长(3-7天视物模糊),术后疼痛感较明显(通常持续3-5天)